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儿童心理咨询:分离性焦虑障碍,害怕父母离开的小孩

2024-10-19 来源:要发发教育

你的孩子,会不会一离开你就大哭大闹

到了该去幼儿园的年纪,孩子是否会不愿意去幼儿园,大吵大闹?

即便勉强去了幼儿园,但在幼儿园里会不会很不开心,回家后孩子精神也很差,还做噩梦?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肯定,想必你现在一定很头疼。

而不愿去上学的孩子,不一定就是不听话,也可能是分离性焦虑障碍

美剧《小谢尔顿》

01

分离焦虑与分离焦虑障碍

从家走向学校,是每个孩子成长中必经的过渡。那意味着离开熟悉的养育者,进入截然不同的环境里生存。

孩子对环境、老师及幼儿园的生活感到陌生,会有一个不适应的阶段。具体表现为当他们和所依恋的人离别时会出现某种程度的焦虑、不安。

每到新生入园的时期,在早上经过幼儿园门口时总会看见孩子隔着幼儿园大门望着家长远去,扯着嗓子哭得撕心裂肺;又或是抓着家长的手不放,老师和家长磨破了嘴皮都没办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逐渐熟悉环境后这种焦虑可以自行缓解,这是正常儿童分离焦虑的反应。

这种孩子在和主要养育者(通常是父母)分开时出现的焦虑不安的情绪,以及伴随着哭闹的行为表现,心理学上将之称为分离焦虑

电影《佛罗里达乐园》

分离焦虑,是儿童对周围亲人的依恋的发展中非常普遍的一种行为表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分离焦虑一般出现在一周岁之前(此时婴儿正在形成蕞初的社会性依恋),在14—20周时达到顶峰,然后在整个婴儿期和学前期,其强度逐渐减弱。

这种“分离性焦虑”每个孩子几乎都会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

反而,当幼儿对离别的恐惧持续时间超过4周,并且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就要考虑分离性焦虑障碍。

分离焦虑障碍(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SAD)属于焦虑症的一种,表现为对于特定的对象的分离产生的强烈的焦虑情绪,并严重影响到生活。

SAD不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是一个严重的情绪问题。

02

分离焦虑障碍的症状

患有分离焦虑障碍的儿童会对分离感到持续的慌张和恐惧,在预感到分离或者分离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

很多儿童深受以下症状的困扰:

1)担心糟糕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爱的人身上:

他们总会害怕担忧,当自己与父母分开时,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在父母身上,如生病或受伤。所以他们在与父母分开时极其抗拒,黏着父母。

2)担心一些不可预知的事情会造成持续的分离:

尽管父母已经说了自己只是离开一会,再三保证jue对会回来的,但他们还是不愿分开。这是因为他们心里总在担心,一旦与父母分开,便会发生一些事情,如被绑架了或者走丢,让父母回不来。

3)拒绝去学校:

去学校便意味着要与父母分开,离开熟悉的家,这会让他们极度恐惧学校,找出各种理由拖延或逃避上学而呆在家里。

电影《佛罗里达乐园》

4)害怕孤独或没有父母的陪伴

当父母试图离开去做其他事情时,他们会想方设法地粘着父母,也无法一个人呆着玩耍或学习,必须有人陪着他。

5)无法单独入睡:

即便到了与父母分床睡的年龄,也无法自己睡觉。

有的父母会等孩子睡着后才离开房间,但孩子往往容易醒来,找不到父母时更加哭闹。

6)做与分离有关的噩梦:

有的儿童会做与父母被迫分离的噩梦,常常半夜惊醒哭闹,甚至是拒绝入睡。

7)表现出一些躯体症状,如头痛、胃痛:

分离的时候或预感到分离时,有的儿童会感到躯体上的不适,如突然的头痛,胃痛,感到恶心,呕吐,在极度恐惧应激状态下还会突发高烧。

而这些躯体症状常常会在孩子被允许待在家里或父母身边时消失。

美剧《小谢尔顿》

SAD影响着孩子社会化的进程,过度的焦虑和恐惧会让孩子困在家中,无法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发展并掌握相应的社会技能,如建立同伴关系,适应集体的生活和规则。

有的孩子即便去了学校,也常常是一个人坐着不与其他孩子沟通交往,消极或回避参与集体活动。

若发现孩子出现类似症状时,父母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心状态,及时进行干预,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03

分离焦虑障碍的原因

目前尚未明确SAD确切的病因,但临床上主流观点认为与生理,认知和环境因素有关。

环境因素:

研究表明,分离焦虑障碍的发生与儿童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安全感有关,当孩子生活的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时,例如父母离异、搬家、转学、照顾者的更换等,都有可能触发分离焦虑障碍的发作。

生理遗传:

调查发现,SAD有20%~40%的遗传可能,若父母或其中一方患有焦虑症,会增大孩子患上SAD的风险。

电影《佛罗里达乐园》

父母的养育风格:

弗洛伊德认为,母婴之间稳定的情绪联系的建立,对于社会性与个性的正常发展来说,是jue对必要的。

研究母婴依恋关系的学者们也发现,母婴之间形成的安全型依恋会给予孩子一种基本的信任感,安全的关系会更多给予孩子内在的安全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而在育儿过程中带有过多的焦虑和过度保护的父母,常常会在日常相处中不自觉地把焦虑传递给孩子,形成不安全的依恋风格。

有时候,不能离家的孩子不是孩子不愿离开,而是父母抓得太紧。

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会加剧儿童在分离时的焦虑,给孩子带来更多不安全感的体验,影响孩子适应学习社会技能和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

气质类型

学者杰罗姆·凯根认为,SAD与儿童的气质有关。

那些难养型气质的儿童拒绝任何行为习惯的变化,常被新奇事物所困扰,所以在适应新环境时非常痛苦,往往会做出负面反应,如回避、恐惧或怀疑来应对。

有些家长难以理解孩子,会给孩子冠上“娇气”、“内向懦弱”的标签。得不到理解和接纳的孩子会更加困于焦虑中,症状加重。

美剧《小谢尔顿》

04

如何帮助患有

分离焦虑障碍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也正困于分离的恐惧中,你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来帮助你的孩子:

1.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情绪感受

我们总觉得孩子年纪小,没有什么烦心事,不会焦虑。

当父母忽视或难以理解孩子的内在情感变化时,孩子内在的焦虑与不安也无法被看到。

这会让孩子感到自己孤立无援,内心的恐惧加深,更加不愿与父母分离。

对于一个在焦虑障碍中感觉孤单的孩子,被倾听的经历会产生强有力的治疗效应。

让孩子们有机会说出他们的感觉,这将有助于缓解他们心中的恐惧和焦虑。

这也是父母理解他们的感受蕞关键的步骤,孩子不会受益于“不要想这些事情了”这种话,多和孩子说“你愿意说一说吗?”鼓励孩子表达,才是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2.了解分离焦虑障碍的一些知识,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了解孩子是如何经历焦虑障碍的,会有助于父母去理解孩子内心的艰难,也有助于父母与孩子的相处。

在孩子的焦虑症状过于严重时,可能他需要更加专业的治疗,而父母也可以从心理健康专业人士那里获得更加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孩子战胜焦虑的办法。

电影《佛罗里达乐园》

3.提供安全的家庭环境,提升孩子安全感

不安全感是孩子对分离感到恐惧的关键因素,在家里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将有助于让孩子感到更加舒服。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做一些小事来提升孩子安全感,如每天遵循固定模式,固定每天吃饭、睡觉的时间,固定陪孩子玩的时间。

每天的常规活动能够带给孩子安全感并且帮助他们减少对未知的恐惧。

也可以多让孩子做选择,在家长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如果孩子有选择和控制的权利,也会让他们感到更加安全、舒适。

4.妥善处理分离,降低孩子内心的焦虑

分离是不可避免的,但若是能妥善处理好,那么孩子对分离的抗拒和焦虑也能有所缓解。

对于可能引起孩子分离焦虑的一些转折点,比如上学,与朋友聚会等,要事先做好准备,提前几天告知孩子,什么时候离开,什么时候回来,为何需要离开等。有计划的分离会比父母突然的离开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在分离时保持冷静。如果孩子看到父母可以这样泰然处之,他们也会变得更加冷静。

5.调整好自身的焦虑情绪

你的焦虑情绪和态度对孩子有暗示作用,调整管理好你自己的情绪,控制你自己的压力和焦虑,也可以帮助孩子减轻焦虑症状。

分离是人一生的课题,从母亲的子宫,从踏入学校,从踏入社会......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分离与告别。

但分离后会迎来成长,是我们逐渐从家庭中独立,在心理上取得独立的必经之路。

对于在分离上遇到困难,陷入困境的孩子,父母要做的,便是给予他支持与力量,帮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成功地跨出离家这关键的一步。

电影《佛罗里达乐园》

END

▎本文为中心原创文章,已做原创保护,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I ❤ 听说吧

听说吧心理机构,16年口碑相传

来访者遍布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