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词人与西湖
2022-07-24
来源:要发发教育
2009年12月 第28卷第l2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Dec.20o9 Vo1.28 No.12 南 渡 词 人 与 西 湖 陶友珍 (宿迁应用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北宋时期的杭州,已是江南颇为繁华富庶的地区之一。宋室南渡之后,杭州更成为南宋王朝的都城,成 为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西湖作为杭州的地域象征,是当时达官显贵和文化名流经常流连徜徉的地方,西湖 也因此而更显文化底蕴。南渡词人作为当时一个特定的文学创作群体,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西湖有着千丝万缕 的关系,他们笔下的西湖词也鲜明地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的真实生活状态。 关键词:南渡词人;西湖;社会现实 中图分类号:/20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9)12—0134—02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自居易这两句诗 很好地道出了千百年来人们对杭州西湖的深爱与眷恋。在 全国三十多处以“西湖”命名的湖泊当中,杭州西湖“古迹之 多,名胜之雅,林木之秀,花鸟之蕃,当为海内第一”…。宋 为:“凡是由北宋渡江南下的词人,或在北宋时出生至南宋后 始以词名家者,可视为南渡词人。起始时间从南渡之日算 起,终止时间以这批词人中的最后一名退出词坛时为 止”【4 ;而有些书籍则基本上没有对“南渡词人”这一概念进 行界定,如历代遗留下来的词话等。笔者认为,为了研究的 代,尤其是南宋时期,杭州成为当时最富庶繁华的城市之一。 南宋统治者为了满足其穷奢极侈的享受,先后在这里建造了 聚景、真珠、南屏、集芳、延祥、玉等御花园,遍布于西湖之中 及其周围。以西湖为中心的整个区域变得非常繁华和秀丽, 方便和学术的严谨性,“南渡词人”这一概念应该也可以界 定,但标准不一定要强求一致。笔者试图从以下两方面来阐 释这一学术概念:一是词人在北宋灭亡(即公元1127年)时 年满十八周岁;二是有“南渡”的经历,即在金人咄咄逼近时 的确从金人的统治区背井离乡,来到了南宋统治疆域。 宋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 辉祖居钱塘后洋街,第宅毁于陈通之乱。今韩蕲王其地 也。尝见故老言,昔岁风物与今不同,四隅皆空回,人迹不 南渡词人的构成极其复杂,有像李纲、岳飞这样的朝廷 重臣,也有像吕本中、向子淫这样的世家子弟,还有像李清照 这样的女词人,更不乏像曾觌、万俟 这样的御用文人。这 也就决定了南渡词的复杂性:“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 南北。”(赵鼎《满江红》)表达的是一种迷茫;“底事昆仑倾砥 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张元干《贺新郎>) 抒发的是一种愤懑;“谁能尧舜其君,远继阿衡圣。”(王之道 到。宝莲山、吴山、万松岭林木茂密,何尝有人居。城中僧舍 甚多,楼殿相望。出涌金门,望九里松,极目更无障碍。自六 蜚驻跸,日益繁盛,湖上屋宇连接,不减城中。“一色楼台三 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近人诗也 J。 这里也就成了统治阶级耽于享乐、附庸风雅的地方。宋 理宗在孤山南坡兴建西太乙宫,大半个孤山成为皇帝的御花 园,贾似道在葛岭建“半闲堂”,整日与妻妾们在里面斗蟋 《忆东坡》)则充满了一种期待;也有像岳飞“壮志饥餐俘虏 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阕”这样的豪 言壮语。 蟀。君臣徒有淫佚之心,更无恢复之谋,正所谓“暖风熏得游 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是也。 宋代有许多词人都曾在西湖居住或勾留过,他们的喜怒 哀乐,他们的仕宦、爱情乃至日常生活都曾与西湖息息相关. 但在局势稳定下来之后,更多的人则接受了这样一种 “南北共,正分裂”的现状。像辛弃疾、陆游这样为恢复奔走 呼号的词人是少之又少了。这从南渡词人的分布情况也可 他们以西湖为创作背景的词中,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 的生活状态。其中,南渡词人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南渡词人”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比较模糊的概念,历 代学人都没有形成非常一致的观点。如薛瑞生的观点是“以 以看出一些端倪来,“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 寓之人遍满” J,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江西、江苏一带。据厦 门大学钱建状统计:“能明确可考的居住于南方各地的南渡 宣和至庆元间为南渡词之大体界划”、“以周邦彦之后至姜 夔之前为南渡界划” ;陶尔夫、刘敬圻的《南宋词史》则认 收稿日期:2009—09—26 词人约有l14家。按照南宋行政区划统计,则两浙路4O家, 江南东路l7家,江南西路20家,岭南(两广)l2家,福建路 作者简介:陶友珍(1976一),男,江苏淮安人,硕士,从事唐宋词研究。 一l34— 11家,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共7家,蜀中诸路共六家。”_6 其 中两浙路占了绝大多数,这首要的原因,当然就是因为这是 天子脚下。在天子脚下有何好处呢,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 月”,靠近皇上,晋升的机会自然就要多一些。 这时,围绕在以高宗赵构等最高统治者周围的不乏善于 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辈。正所滑“东南妩媚,雌了男儿”(陈 人杰《沁固春》序),西湖烟水迷离、明净秀丽的自然山水让他 人有一种虚无缥缈之感,离现实似乎太远。最后三句写赏梅 之人,“何妨醉”也反映了整个上层社会的一种心态,万马齐 喑,今朝有酒今朝醉。纵观全篇,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意味 充斥在字里行间。 像这样的词在南北宋之交乃至整个南宋并不在少数。 像《武林旧事》里还记载了淳熙九年八月十五日,高宗、孝宗 父子在德寿宫共度中秋,曾觌献《壶中天慢》一首,名为咏西 湖之月,实空洞无物,极尽谄媚之能事,而他却因此词大受赏 赐。《武林旧事》另有一处记孝宗父子幸聚景园,张抡进《壶 们很快就“乐不思蜀”了。他们在西湖为中心的临安刻意经 营自己的安乐窝,寻欢作乐,醉生梦死,所作西湖词也是轻新 尖巧,曲意逢迎为主。 我们先来看俞国宝的《风人松》: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泠路,骄嘶 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 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 明日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 关于:这首词的本事:《武林旧事》中有详细的记载: “……一日御舟经断桥,旁有小酒肆颇雅洁,中饰素屏,书 《风入松》一词于上。光尧(高宗)注目久之,宣问何人所作, 乃太学生俞国宝醉笔也。其词云:‘……’上笑日:‘此词甚 好,但末句未免儒酸’。因改定云‘明日重扶残醉’,则迥不 同矣。即日命解褐云。” 俞国宝,临川人,淳熙时太学生, 当时还是个落魄书生,但他笔下所描绘的“日日醉湖边”和 “红杏香中歌舞”其实正是当时西湖边士大夫的生活真实再 现。“此首记湖上之盛况,起言游湖之豪兴,次言车马之纷 繁” ,他们几乎日日在湖边寻欢作乐,驾轻就熟,最后以致 于连“玉骢”都老马识途了。而高宗居然说此词甚好,对这 种糜烂腐朽的生活没有丝毫责备的意思。而从他把末句由 “重携残酒”改为“重扶残醉”甚至可以看出他对这种生活的 欣赏之情,附庸风雅,装腔作势,由此我们想见整个世风的堕 落。 方回后来在他的《涌金门城耀》其三中写道:“《风人松》 词万口传,翻成余恨寄湖烟,难寻旧梦花阴地,剩放新愁雪意 天”,正是对这对君臣的绝妙讽刺。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首词: 点绛唇・奉旨西湖探梅 不厌频来,探梅选胜湖山里。瑶林琼蕊。真是游方外。 玉殿珠楼,不并人间世。何妨醉。都无寒意。满坐惟和气。 词的作者是曹勋(1O98—1174),曹组之子,宣和五年 (1123)赐同进士出身。靖康之变时,随同徽宗、钦宗一同被 押解北遣,后逃归。在新朝廷中忤秦桧,被出于外,后拜昭信 军节度使,绍兴三十二年加太尉。 此词的副标题为“奉旨西湖探梅”,这其实就决定了词 的格调不会高。皇上居然下一道圣旨让臣子去西湖探梅,其 中所蕴涵的讽刺意昧着实耐人寻味。“不厌频来”说明作者 不是第一次来西湖,也反映了西湖在南宋统治者心中的地 位。西湖自古以来就是赏梅的佳处,孤山、断桥尤为有名。 “瑶林琼蕊”四句,是对西湖冬景的描绘,虽然精致,但终让 中天慢》一首,谀颂情况与上述几乎一样。正所谓上行而下 效,朝廷大臣们也同样是文恬武嬉,不思进取,我们不妨再来 看史浩的一首《满庭芳》: 和靖重湖,知章一曲,浙江左右为邻。秀鞯彩舰,只许日 寻春。正好厌厌夜饮,都机警、没个游人。夫何故,欢阑兴 阻,只为隔城简。 堪嘉,唯甬水,回环雉堞,中峙三神。更楼台撩岸,花柳 迷津。不惜频添画烛,更深看,舞上华茵。拼沉醉,从他咿 喔,金距报凌晨。 这是一首夜游西湖词。作者史浩在孝宗朝曾官至右丞 相,封魏国公,进太师,在南宋朝可谓位极人臣。可从这首词 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是糜烂之极。白天在西湖游乐 尚且不够,晚上还“不惜频添烛”,夜游西湖。焚膏继晷不为 处理国事,而是在西湖听歌按舞、“拼沉醉”,直至“金距报凌 晨”,可谓通宵达旦,简直是荒唐透顶。 对于大多数辇下的文人来说,其生活虽然不至于像这类 词中所反映的那么醉生梦死,但大多安于自己的既得利益, 对现实表现了一种十足的冷漠。他们在自己的圈子里自娱 自乐、优游自得,这就是大部分南渡词人的基本现状。这种 生活我们在叶梦得、朱敦儒、周紫芝、蔡伸等人的西湖词中可 谓屡见不鲜。 参考文献: [1][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二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 社,1998. [2][宋]周辉.清波杂志: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薛瑞生.南渡词略论[J].西北大学学报,1987,(2). [4]陶尔夫,刘敬圻.南宋词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 社.1992:34. [5][宋]庄绰.鸡肋编:卷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钱建状.南渡词人地理分布与南宋文学发展新态势[J]. 文学遗产,2006,(6). [7][宋]吴自牧,等.东京梦华录梦粱录都城纪胜西湖老 人繁胜录武林旧事[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8]唐圭璋.唐宋词简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 199. (责任编辑:朱岚) 一l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