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教版必修教材中苏轼诗词的思想价值极其教学
论人教版必修教材中苏轼诗词的思想价值极其教学
作者:魏绪波
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8年第09期
摘要: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位旷世奇才,文艺全才,其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和高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苏轼的作品一共选了三篇,分别是必修二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中的《赤壁赋》,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三篇作品都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被贬黄州的五年,虽然是苏轼仕途人生的低谷,但却造就了其文学创走的高峰,黄州时期的作品,是苏轼历经宦海浮沉,九死一生的苦痛历练后人生观、世界观的积淀,有着极其强烈的个人感悟和哲理禅思,对于高中生感悟人生,提升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走进一位作家,首先要做的第一步便是知人论世。 关键词:苏轼诗词;文学价值;深入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6-0019-01 1.由人及文,是准确理解和把握诗文的第一步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中第开始仕途生涯,后因与新任宰相王安石的政见不合,自请出京任职,被授予杭州通判。其后,苏轼先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任职。在任期间,苏轼革除弊政,因地制宜,颇有政绩。
元丰二年(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上任后,他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中有这样几句话“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大意是:“臣知道自己迂腐不识时务,难以与新进之人共同进步。皇上知道臣年老不会多生事端,或许能保全一方百姓。”苏轼这几句明显是牢骚话,笔下的“新进”指王安石变法时被引进的一批投机钻营的“群小”,“生事”一词,已成为保守派攻击变法派的惯用语,这些词刺痛了那些依然窃居高位,谋取私利的“小人”。于是这些话被上纲上线,说苏轼谤讪新政,讥讽朝廷,包藏祸心,对皇帝不忠,于是苏轼被弹劾入狱,在狱中被关押的一百多天里,苏轼受尽折磨,御史台给苏轼罗列了种种罪状,请求神宗处死苏轼,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后来,迫于外界的种种压力,朝廷最终赦免了苏轼的死罪,他被外放到黄州。苏轼到任后,一度很消极,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诗作,来寄托他谪居时的心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披文入情,是增强诗文理解的重要方式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赤壁赋》是苏轼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后,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感悟,有对夜景的陶醉,有饮酒放歌的欢乐,有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诗歌中流露出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他流露出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也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用庄子道家的思想化解开脱自己,达到精神世界的圆融。
《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了月夜江上壮美的景色,凭吊古战场,缅怀了风流人物的才略、气度、功业,周瑜的君王恩遇,“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对比自己的落魄中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周瑜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对比自己闲人一般的黄州团练副使。人的一生就如同一场大梦,罢罢罢,还是用一杯酒来与江水明月同醉吧。
《定风波》可以说是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的恣情高歌。写的只是野外途中偶遇风雨一件小事,抒的却是智者的超脱胸襟,达者的精神追求。 3.探究拓展,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 人文精神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
语文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教育,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语文教学和语文的实践过程中,了解到教材作品中所包蕴的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魅力无限的人文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要凭借自我的学养,借助他人的解读,潜心思考,读出心得体会,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选准恰当的阅读视角,引导学生进行真实阅读,随着学生阅读的逐步深入,激活学生阅读的情感体验,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积淀人文素养,打好精神底子,让学生在真实有效的语文阅读中健康成长。
教师在对苏轼作品的课堂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掌握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含义;二、了解本文的体裁形式;三、体会情、景、理有机结合的特点;四、品味精炼优美的语言。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为文学而感动,因作品而动情,并让学生学会阅读文学作品,读出文章背后的故事,作者感悟的人生哲理。苏轼超然旷达的哲思可以培养学生的乐观品质,苏轼经世济民的思想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 莫砺锋.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J].中国韵文学刊,2008.0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郑利华.苏轼诗文与晚明士人的精神归向及文学旨趣[I].文学遗产,2014.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