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2022-05-03 来源:要发发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作者:徐硕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4年第23期

摘 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推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分析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这些县(市)经济发展缓慢、发展相对滞后的背后成因,并简略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城镇化

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以来,县域经济已成为欠发达地区谋划全域经济布局与发展的重点所在。当前,我国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方针的指引下, 东部沿海地区和区域中心城市周边的县(市)的经济发展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和东部的山区等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差异,我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显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特征,这既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总体布局,也不利于小康社会的和谐建设,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如何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现实而且紧迫的任务。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

从国内大部分县(市)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县域经济仍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虽然国内经济总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但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较为落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经济指标差距较为明显,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对比城市经济,我国的县域经济: 1.经济总量水平低,农民增收渠道狭窄

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受到工业化程度、地理区位及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一直以发展农业经济为主,农业生产是经济效益的主要渠道,农业弱势、非农以外的服务业发展受限致使整体县域经济一直处于低迷水平,多数欠发达县域地区主要依靠资源消耗来实现经济产出的增长,科技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很小,这种较为粗放的增长方式不仅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接影响了县域内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使得农民的增收渠道十分狭窄,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总量的增长,让经济发展显现疲软。 2.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现疲软

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结构层次仍停留在低水平,第一产业即典型的传统农业经济依然占据产业结构的主体,所占比重比较高,多数农业从事的是传统种植业,而且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化程度不足,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几乎难见踪影。近几年第二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并不具备突出的产业优势,工业化水平较低,既缺乏规模经济和现代高科技企业,又缺少占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特色优势产品。第三产业虽然比重有所上升,但是受到起步发展时间晚以及其他产业发展的制约,现代服务业难以实现快速发展,因此还不能起到经济支撑的作用。

3.支柱产业拉动力有限,民营经济发展缓慢

近年来,欠发达县域地区也相继制订并开展了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但受到资金短缺、盲目跟风、重复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县域内所涌现出来的一批批骨干型企业缺乏鲜明特色,产品趋同现象严重,缺少具有一定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的拳头产品,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及产业化经营效益,因此对县域经济的拉动力有限。此外,民营经济本应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最具增长潜力的经济成分,但是在法制环境不健全、合法权益难以受到保护的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对县域经济的带动能力较弱。 4.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这几年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可知, 中国城镇化率在2013 年达到了 53.7%,比上年提高了 1.1 个百分点。 但是从城乡协调标准来看,地区性差异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显现出明显的特征,例如城镇化率超过 50%的大部分省份都集中于东部和东北地区,而甘肃、云南、贵州、西藏省等中西部省份的城镇化还不到40%,明显偏低。欠发达县域的城镇化进程虽然也随着国家政策的导向调整得到了大力发展,面貌大为改观,但长期以来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实行,使得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薄弱、凝聚力不强,让县域经济难以得到充足的自主性和广泛的发展空间。 二、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表现为经济规模小、发展速度慢、市场化程度低、区域特色不分明、经济贡献力弱、经济增长力不足等特征,究其原因,既有政府职能、地域限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观念、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思想观念缺乏突破创新

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缓慢,首要原因是政府缺乏突破创新的思想观念,决策目光不够长远,由此可能带来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错失发展机遇。长期以来,我国县域都采用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些县、乡领导重外延型扩大再生产胜于内涵型再生产,即注重企业生产数量和规模的扩大,而忽视生产技术的改造与创新,很多县域城市的低层次生产建设都属于重复建设。有些县、乡领导受“太平官”的保守思想影响,害怕失败和出风头,害怕卷入舆论漩涡,一切以稳字当先,在经济发展上裹足不前,缺乏“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常以观望的态度等待现成的经验来借鉴,致使发展良机常常错失交臂,从而积聚越来越多的困难。还有些县、乡领导封闭思想不开放,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对经济开放中出现的很多新思路、新方法缺乏了解和运用,小农经济思想和小富即安的思想让他们仅满足于低水平开发县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忧患意识的缺乏使其难以发挥经济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渴望的不强烈也使其难以寻求和挖掘县域经济的优势和特色,无法形成具有一定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区域性特色产业群体,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由此在经济发展浪潮中渐渐落伍。 2.工业基础薄弱

发达地区多处于交通便利之地,人才、技术、信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流动丰裕,有利于地区之间的经济协作与相互交往。而欠发达地区的县域多数处于自然条件较差之地,远离经济中心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地理区位的偏远与经济发展的封闭造成县域范围内人才、技术、信息和资金等要素的流动不足,难以与发达地区之间视线经济协作,多数县域区域的经济基础薄弱,长期以来一直以自给自足、增长缓慢的种植业业或传统农牧业为主,城镇居民从事的主要是农业或者是涉农的简单加工业和流通业,粗放经营,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而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加工业不能加快资本的积累,无法对工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撑,从而造成县域经济的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低。从当前状况来看,欠发达地区的县域工业主要分布在采掘、机械、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领域,普遍规模小、装备水平低、工艺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在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新兴的电子、通讯、精细化工、精密仪器制造等高附加值行业,在欠发达县域经济中几乎是空白,因此弱质性水平的工业基础致使欠发达县域的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3.城市化水平低

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对于县域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圈周围的县(市)由于受到核心城市快速城镇化发展的辐射作用,县域经济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相比较而言,我国大部分欠发地地区县域城市的地理位置环境并不优越,既远离区域经济强势地带,又远离沿海开放地区,周边缺乏具有“火车头”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因此无法像长三角附近的县域地区那样被辐射带动起来,造成城市化水平低,规模较小,整体实力不足。近年来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城市的城镇化进程发展较快,也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予以推进,但是以非农就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发展并不如意,甚至出现萎缩态势,这就导致农村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增长受阻,进而县域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受到影响,相应地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没,无法发挥城镇的功能特色,直接制约了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例如贵州县域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的59.67%,城镇化水平仍处在全国倒数第二、三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 4.引资、融资困难

发达地区的县域城市在投资环境、引资融资理念以及投资效益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优势,其公共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普遍处于较高水平状态,因而县域经济发展显著。但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县(市)大都位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区域,信息不够畅通,基础设施陈旧甚至建设不足,由于地方财政薄弱,经常入不敷出,因此县域政府无力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这就难以吸引外来资金的投入,从而出现引资难问题。即使地方政府费尽辛苦,能够吸引部分外资和国内资金流入县(市)中,但不仅总量小,而且这部分资金并没有投入可提高工业发展水平的项目上,而是大都集中于与资源开发与开采相关的行业之中,例如矿产资源的开发、有色金属冶炼、采油工业的扩张等等,这种做法既对当地资源造成破坏与污染,又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农村金融体制依然存在内部矛盾,农村信用社的建设资金严重缺乏,信贷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投资回报率远远低于发达地区,多方面因素致使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资金的缺乏使得经济发展水平低,县域经济就此陷入了因穷而无钱投入,因投入不足而更穷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浪潮下,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不足,欠发达地区必须依据国情和地方状况,有步骤的制定发展规划和措施。具体来讲,可归纳为如下措施:第一,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欠发达地区的县域城市应找出优势,明确不足,充分利用国家发布的特殊政策,选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明确经济发展分工,指定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阶段的道路,精心规划,放手发展。第二,要将工业强县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农业优势与工业发展的兼顾与统一,走新兴工业化道路,选择“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工业发展项目,切实提高工业化水平,扩大工业规模,增强工业的总体竞争力,让工业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推动力。第三,抓住东部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做好承接工作。随着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很多耗电量大、用水量大的能耗高型产业群正在逐步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在承接这些产业时,要做资本和产业的承接准备工作,注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以保护环境和生态效益。第四,应加快欠发达地区县域城市的城镇化进程。加强新农村建设是欠发达地区县(市)实现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县域城市的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能力,提升和完善城镇功能,建设合理的城镇产业布局和城镇经济,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以城市化进程来实现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第五,加强资本运动,拓宽金融引资和融资渠道。一方面,要进一步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尽力改善投资环境,广泛吸收各方资金支持,为资本和产业的引入做好准备;另一方面,要加强金融机构对欠发达县域的金融支持,建立县域民营企业的贷款担保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强化金融信贷服务,努力帮助县域范围内的中小民营企业解决贷款难题,以充足的金融投入与支持保证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链条。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尤其是使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赶上全国的发展步伐,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建立起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徐鹏,李志勇,于萌.旅游产业融合视角下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路径探索[J].四川大学学报,2014(4).

[2]陈琛.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探析[J].党政干部学刊,2014(7).

[3]黄万林.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战略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1(8). [4]杨头平.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及其启示——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湖口、彭泽两县为例[J].经济地理,2012 (1).

[5]罗勇.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战略选择[J].中外企业家,2014(8).

[6]朱丽萌.欠发达地区县域新型城市化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路径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0(8).

作者简介:徐硕(1993- ),女,辽宁省沈阳市人,渤海大学经法学院经济学专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