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人生第一次 当兵》叙事策略分析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当兵》叙事策略分析
高苏虹,韦琳可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军事文化学院,北京 100081)
摘要:长期以来,军事题材纪录片是社会大众了解人民军队的一个重要窗口,在舆论导向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融媒体时代,军事纪录片在创作上遭遇瓶颈,亟须从理念上、操作上有所突破。文章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军事题材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当兵》(以下简称《当兵》)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折射军事题材纪录片的人文色彩和社会价值。《当兵》所采用的引导型的叙述方式、故事化的叙述结构、互动式意义构建,既符合传统纪录片的内在逻辑,又为进一步创新军事纪录片制作方式提供新的可能性。在坚持主流价值取向的前提下,新时期的军事纪录片应有意识地借鉴其他现象级纪录片的手法,加强内容深度、根据观众特点进行差异化叙事、平衡好叙事中揭秘与保密的度,在内容生产上尽量与社会生活接轨,把准观众的兴趣点,提升军事纪录片的吸引力。
关键词:《人生第一次|当兵》;军事题材;纪录片;叙事策略;启示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4-0224-03
20世纪30年代,纪录片大师伊文思在他的笔记中
写道,纪录片“需要有效地激励观众,并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力量”。军事题材纪录片承担着普及国防知识、展现人民军队作风、宣传国家形象的重任,在传播正能量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采用适当的叙事策略,将能强化其传播效果。
一、纪录片简介
《人生第一次》是央视网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及腾讯视频、bilibili、优酷视频等出品的12集系列人文纪录片,通过截取出生、上学、成家、立业等不同人生阶段的断面,观察不同人群在人生重要节点的“第一次”,以点带面,表达中国人的情感、面临的挑战、坚持的价值观,折射中国人的时代精神。
《人生第一次》第四集是《当兵》,2020年2月19日上线,片长40分30秒,片中两位主人公张书豪和徐龙在空降兵部队中经历无数第一次后,逐渐完成了从地方青年向空降兵的转变。该纪录片的累计播放量已达3677.8万次,豆瓣平均评分高达9.2分,在华语口碑剧集榜上连续四周获得第一。
二、叙事策略分析
大部分人对于叙事的理解都是“讲故事”。诚然,故事及故事叙述者是任何叙事都必不可少的,纪录片的内在逻辑也基于此。将《当兵》的叙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历史沿革探索军事题材纪录片的变与不变,有利于从不同角度折射军事题材纪录片的人文色彩和社会价值。
(一)引导型的叙述方式
叙述方式,即纪录片的表达形式,直接关系到故事的呈现。不仅叙事角度会左右事件的性质,叙述者在材料的取舍、组织乃至语态的运用上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故事的面貌和色彩。军事纪录片在叙述方式上通常采取较为主动的姿态,会有意识地引导观众。
1.非聚焦型视角,完整把握故事内容
视角指叙述者观察故事的角度,一般分为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和外聚焦型。不同的视角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使得同一事件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构[1]。我国军事题材纪录片一般采用非聚焦型视角,全方位观察故事和人物。
《当兵》沿袭了这种传统,基于非聚焦型视角,对空降兵新训作全景式鸟瞰,观众可以轻易把握张书豪、徐龙两位主角的成长进程。同时,本片有时也使用省叙的手法,将对“跳伞”影响较小的整理内务、队列训练等简要带过,以此限制观众的观察范围,留下想象空间,也避免培养出观影惰性。
另一方面,可以灵活转换视角是非聚焦型视角的优势之一,但《当兵》并未最大限度将其优势发挥出来。20世纪80年代,被誉为我国纪录片发展史上里程碑的《望长城》让人们意识到内聚焦型视角的魅力。《当兵》在涉及人物情感波动时,如果悄然转为内聚焦,便可以轻易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以此弥补非聚焦型的疏离感。
2.顺时线性叙事,逐步厘清故事逻辑
纪录片本身是一个具有双重时间序列的系统,它内含两种时间:被记录的故事的原始时间和片中的叙述时间,时间线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观众的感官。
适应现代人思维习惯的改变,部分军事纪录片采用了较为复杂的时序。《苦难辉煌》以历史事件的进展为脉络,忽而转为当下的访谈纪实,忽而又再牵涉出此事
224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第13卷第14期 Vol.13 No.142022年7月 July 2022
件的缘起,不同的时空之间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这种交错的时序结构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但对观众背景知识的要求较高。
《当兵》所采用的线式叙事使叙述时间与原始时间趋于一致,能让观众逐渐加深对原本陌生的军营生活的理解,厘清故事的逻辑演进关系。在某段平铺直叙的情节中,又以闪回、闪前等叙述手段加入其他故事,如车站送别时闪回入伍前谈话,交代两名主角当兵的原因,由此充实了纪录片的内容,丰富了节奏变化。
3.主观性解说词,清晰展示故事情感
解说词表达的是叙述者的意识和倾向,从中体现的是纪录片的价值取向。我国军事纪录片最初以政治宣教为主要目的,采用画面为解说词服务的方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纪实风潮兴起,解说词逐渐转向客观叙述,即使偶尔发表评论也较谨慎。
《当兵》却在正片开始前就毫不避讳地亮明导演故事讲述人的身份,并利用这一身份在叙述上的灵活性随时跳出片外,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评价,调动和引导听众的情绪。这种叙述的出与入也是一种顿挫之法,它在一定程度上烘托了训练的艰辛,同时也使文中紧张的场面有所跌宕。
(二)故事化的叙述结构
故事化有利于增强纪录片的感染力,这种手段在我国第一档军事纪录片栏目《人民子弟兵》中就已初现端倪,但至今运用频率仍旧不高。而要有效地传递纪录片蕴含的价值观,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有主次、有层次地安排情节和人物,形成严谨的有机整体。在进行组合的同时也需要兼顾观众的接受习惯,为故事打造合理的环境,以期达成认知上的共识,激发情感共鸣。
1.巧妙情节推动故事发展
情节是故事结构中的主干,也是人物、环境的支撑点,甚至可以表现特定情感。《当兵》的情节采用了复线式线型结构,主线围绕新兵首次升空跳伞,按时间顺序组织各个训练片段,预先设定了“完成伞降实训”的目标,其间暗藏两位主角的心理活动和成长历程,总体展示的是从预期到实现的过程,带给观众逐渐揭秘的快感。副线则反其道而行之,刻意淡化了人物和情节,着力刻画“空降兵”这一集体符号。
主、副线之间穿插了一些对序列进展影响不大的小故事,作为情节进一步展开的背景,如军营第一顿饭冻土豆和炒面粉的来历、新兵第一次过集体生日。这种间隔是处理叙述较长事件的一种方法,通过中断既定的叙述方向,插入一段节奏相异的事件以打破沉闷感,使故事显得起伏顿挫。
2.人物特质凝练集体精神
我国军事纪录片发展初期,正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探索前进期,社会上对英雄的崇拜情绪高涨,
纪录片一度陷入神话革命英雄、书写英雄史诗的狂欢中[2]。直至20世纪80年代,军事纪录片才开始将英雄还原为常人,并逐渐摒弃以往“高、大、全”的人物塑造方式[3]。
《当兵》在平民化选题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镜头对准两名新兵,集中展示了这一代年轻军人的特点,着力体现常人身上英雄的一面。同时,透过对班长、连长等不同职务的军人的差异性刻画,使片中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并从他们的共性中展现出军人整体的精气神。片中所展现的每一名军人,都不完全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而是依附于部队这个无畏、奉献的精神载体。对个人的情感和命运的展示,最终还是为了诠释和构建他们所承载的军队形象和民族精神。
3.模糊环境升华普遍意义
叙事环境包含三大要素:自然现象、社会背景、物质产品,它们共同构成人物活动的客体和关系,是故事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当兵》侧重于对自然环境和物质产品的描写,社会背景则退居其次。日夜兼程才抵达的营区、整齐划一的军事设施、周围有田野的训练场,开阔的环境搭配整体偏蓝的色调,奠定了纪录片娓娓道来的基调,有助于观众静下心细细品味其中发生的故事。
另一方面,部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系统,特别是本片展现的新训期间,战士们与外界的联系几乎降至冰点,为模糊处理社会背景提供了条件。而削弱社会性影响后,片中讲述的故事似乎可以发生在现代文明的任一阶段,这种含混性可以使纪录片对“军魂”的体现挣脱时间的束缚,而让观众进入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感悟之中。
(三)互动式的意义建构
军事纪录片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它不仅存在于导演的意图中,更是这一题材天然具备的。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会对纪录片进行再建构,所以一部纪录片的意义通常是多元的。
1.陈述文本贴合真实特性
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是纪录片的基石和魅力所在。为了构建故事的真实感,《当兵》采用陈述文本,从新兵入伍经过训练到完成第一次高空跳伞,整个故事线索清楚,对人物的成长、事件的发展都有清晰的解释和交代,尽可能还原真实场景,力图给观众以确定的信息。虽然故事进程中也穿插了一些小悬念,但很快就会安排新的情节进行解答,不给观众留下过多疑问。
这种常规操作之外,本片的题材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难免被打上“宣传”的标签。但导演对此毫不避讳,反而旗帜鲜明地支持片中这些年轻人当兵的决定,并号召观众也采取积极态度,对军人群体多一些理解。在片尾更是以“彩蛋”的形式,植入特种兵的热血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225
影视动漫
训练画面,类似于传统宣传片中的精彩集锦。
2.理想观众参与意义创造
从观影的角度看,纪录片意义的来源不只是导演,也不完全是影片本身或观众。它存在于观众与纪录片的交流过程之中,由观众和纪录片共同创造意义。
《当兵》对涉及的专业知识,都由解说词给出恰到好处的解释,如巧用“把大象塞进冰箱”类比跳伞的步骤,降低了观看、理解的门槛,但对部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仍是理想观众需要具备的素质之一。但普通观众对空降兵的训练缺少基本的认知,适应的价值体系也与部队存在差异,因此很难凭借直觉和经验解读片中人物的行为,这对接收纪录片潜在的意义造成了阻碍。
有过军旅经历的观众显然更为理想,他们观看《当兵》的方式,可以是投射现实、观照自身,寻求命运的共鸣和精神的鼓舞。同时,他们也可以将其原本的叙事顺序重新排列、组合、比照,从中找到强烈的身份认同。
3.留白结构拓展思考空间
时长限制、镜头的选择性呈现,都决定了纪录片中必然存在空白。观众只能直接地了解表层外显的内容,而更多的细节则是通过这些确定的内容间接显示出来的。这些空白往往被观众忽视或无意识地填补,但充分体会片中那些沉默的因素,明确空白在纪录片结构和技巧中的作用,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导演的用意。
《当兵》对空降兵训练情况的表现基本停留在基础动作的重复上,截取的片段也相对轻松,甚至有几个新兵出错的搞笑场景,有意回避了疲劳、受伤的镜头,只用“三肿三消”这样的只言片语来描述。这些不曾言明的隐秘情绪,由观众自行捕捉,进一步衬托了军人的坚忍。另一方面,适当的空白为情节发展留下悬念,更容易激发观众解密的欲望,增强代入感。
三、启示与思考
新媒体时代,军事纪录片在叙事策略上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大部分是对传统手法的完善,创新不多。在坚持主流价值取向的前提下,军事纪录片应有意识地借鉴其他现象级纪录片的手法,如《舌尖上的中国》文案与画面的配合,《风味人间》对细节的处理,《人间世》对社会热点的探讨与关切。在内容生产上尽量与社会生活接轨,把准观众的兴趣点,增强军事纪录片的吸引力。
(一)拓展内容深度
目前,军事纪录片主要有两个创作思路:一是配合重大宣传任务,以歌颂我国国防、军队为主;二是从探讨的角度入手,对某些不恰当的做法进行反思。其中,第二类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无论是哪种创作思路,纪录片对意义的表达还停留在表面,大部分是对现象的展
示,没有深入挖掘其成因。
《当兵》在这点上做得也不够,交代张书豪、徐龙当兵的原因,只归因为他们个人朴素的愿望,观众并不知道这些年轻人为什么会产生为国防奉献青春的想法。把这一点讲透,纪录片的思想性会再上一个台阶,也可以更加隐蔽地实现其政治价值。
(二)根据观众特点进行差异化叙事
融媒体时代,视频内容跨平台、多终端传播成为必然趋势。针对不同终端、不同平台的观众进行差异化布局,可以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由爱奇艺制作的《破冰行动》正是根据电视观众与网络用户的群体差异,采用了两套不同的宣传手段、叙述模式,一举成为年度热播剧。
电视观众的观影时间相对集中固定,大型系列纪录片的发挥空间较大,可以采用比较严肃的宏大叙事,拓展军事纪录片的深度。移动客户端则更青睐微纪录片,对各种实验性创作包容性强。短视频则在传播速度上拥有巨大优势,也应考虑以花絮的方式,截取纪录片冲击力强的片段,制作相关的短视频阵列,扩大观众覆盖面。
(三)平衡好叙事中揭秘与保密的度
部队生活对普通人而言相对神秘,揭秘性就成为军事纪录片吸引观众的重要法宝。辅之以新技术手段带来的主观性体验,更能够迅速引起观众的兴趣。《当兵》在前期宣传中就一直以“第一视角带你看高空跳伞”为噱头。
利用GoPro拍摄的画面可以使观众获得主观视角的体验;VR、AR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成为可能;3D环绕的同期声可以进一步构建临场感。但观众的自由度提高后,可能与部队的保密原则产生冲突,导演需要把握好揭秘与保密之间的度,各个环节的把关也势必更加严谨。
四、结语
随着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深入了解中国军队、军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军事纪录片的发展前景愈加宽广。新媒体时代,军事纪录片更要开发多种题材,勇于创新叙事模式,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意义,寻找塑造人民军队形象的最佳路径。
参考文献:
[1]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34.[2] 赵志刚.我国军事纪录片创作发展及对策分析[J].电视研究,
2008(12):50-52.
[3] 桂峰桃.增强军事题材电视纪录片的震撼力[J].军事记者,
2014(2):50-51.
作者简介 高苏虹,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实务。 韦琳可,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实务。
226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