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1. 下列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是现代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小说《社戏》,散文《藤野先生》《从百草
园到三味书屋》。
B. 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后,常常探山访水流连于自然胜境,以排解心中郁结的苦
闷,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便是其中一篇。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
篇,也称“诗三百”,其表现手法包括“风”“雅”“颂”“赋”“比”“兴”。
D. 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还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一位严厉、尽责同时不乏
爱心的父亲,他的著作《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由于“微信运动”特有的社交属性,使得人们越来越看重自己的运动步数,走
出家门,进行锻炼。
B. 10月25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进入开幕式后第7个比赛日的争夺,中国代
表团的金牌总数,已经创纪录地突破了100枚。
C. “卫星杯”2019连云港•徐圩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上午8:30在徐坪新区
鸣枪开跑,有1.5万名选手参赛,他们向全世界展现了顽强拼搏、永不放弃、勇于挑战。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3. 用诗文原句填空。
窈窕淑女, ______ 。(《诗经•关雎》) ______ ,胡为乎泥中?(《诗经》)
气蒸云梦泽, 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黄发垂髫, 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 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 ______ ,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同样是送别,不同的诗人表达的情感不同,例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______ ,西出阳关无故人”充满了忧伤,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 ______ , ______ ”则一扫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第1页,共17页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4.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题目。
“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有大错。” 这段文字出自《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人名)的,届时他的儿子正在______留学。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______态度。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 5. 阅读《古梨树还有下一个春天》,完成下列各题
古梨树还有下一个春天
邓迎雪①那年我高考失败后,一个人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河北老家。
②那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小村庄,山青水秀,河水潺潺,但优美的环境也无法让我摆脱寂寥忧伤的心境。我常一遍又一遍地想:为什么结果会这样?为什么原本成绩不错的我,考了这么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分数?!我就这样陷在自责和绝望的牛角尖里,不可自拔,一任失败的痛苦啃噬我的心灵。
③爷爷知道我的心事,每当我难过的时候,他就坐在离我不远的地方,默默地发呆,满是皱纹的脸上镌刻着忧愁。有天,爷爷对我说,妮,后山上有棵三百多岁的老梨树,我领你去看看吧。
④初见古梨树,我立即被它惊艳到了。 那是一株高大粗壮的老梨树,枝叶葳蕤,遮天蔽日,枝干犹如蛟龙,虬劲有力,扭曲盘旋,高高的树冠仿佛一座堆云积翠的山峰,把碧蓝的天遮盖得严严实实。我伸开双臂试着拥抱这棵古树,连它的一半也围不住。
⑤爷爷说,你看看这棵大树结了多少果子?我好奇地仰望满树苍翠,却失望地发现,浓密的枝叶间很少有梨子的身影,仔细寻,才在叶间找着了几只像拳头大小的青梨。这和它苍劲的长势相差十万八千里。 ⑥怎么才结这几个梨子?我很纳闷。
⑦今年是结得少,去年它最少结了有 5000多斤果子。爷爷说。 ⑧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年小年吧? .
⑨爷爷解释说,也不算是大年小年吧,这棵树连着好几年,都结了好多果,每年摘过果后,村人都会补足料肥。今年春上开花也很繁盛,只是因为一场大风雨,几乎
第2页,共17页
将花全部吹尽,于是就成了这样。 ⑩哦,原来古梨树也遇到了挫折。
⑪爷爷点点头说,对呀,老梨树和我们人一样也遇到了挫折,不过,它应该是非常坚韧的。想想这几百年间,它遇到的风雨该是数不胜数吧,如果遇到困难就垂头丧气,拒绝生长,它也不会成为这远近闻名的古梨树王。梨树今年不结果,并不要紧,因为它还有下一个春天呢。孩子,你也要这样啊,不要再想那个失败的果,往前看,你的春天还会有很多。 ⑫爷爷的话,让我思索了好久。
⑬那个夏天,我无数次地坐在老梨树的臂弯里静静地疗伤,山风吹过,阵阵清凉,看着老梨树那些零零星星的梨子,再想想它去年丰收的繁荣景象,内心的挫败和浮燥渐渐离我远去。我知道就像爷爷说的,再过一个春天,老梨树又会迎来一个妖娆的丰收季节,而我,只要不放弃努力,在下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我的掌心也应该有更多一些的收获。
⑭毕竟人生不是只结这一次果,也不是只赛这一次。
⑮我告别老家,离开爷爷的时候,已不再是那个哭哭啼啼的灰头土脸的女孩了,我的心里开始绽放出像阳光一样温暖的憧憬来。
⑯那年秋天,我以平静恬淡的心接受了自己的失败,去读了一所非常普通的大学。四年大学时光,我一直没有放弃提高自己,毕业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被国内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录用。
⑰那件事让我明白,当在生活里遭遇失败的时候,一定要鼓起勇气,重新出发,古梨树还有下一个春天,你也会有。
请你用文中的词语,把文中“我的”情感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忧伤绝望→ ______ → ______ →感悟沉思→ ______ 分别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梨树今年不结果,并不要紧,因为它还有下一个春天呢。孩子,你也要这样啊,不要再..想那个失败的果,往前看,你的春天还会有很多。 ..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 第⑧段中划线句子中加点字“这”指的是什么?
本文还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找出其中一种,作简要分析。 请简要结合文章分析文中爷爷的形象。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8.0分)
第3页,共17页
6. 阅读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燕子矶张岱燕子矶,余三过之。水势湁潗,舟人至此,捷捽抒取,钩挽铁缆,蚁附而上。
戊寅到京后,同吕吉士出观音门,游燕子矶。方晓佛地仙都,当面蹉③过之矣。登关王殿,吴头楚尾,是侯用武之地,灵爽赫赫,须眉戟起。缘山走矶上,坐亭子,看江水潎洌,舟下如箭。折而南,走观音阁,度索上之。阁旁僧院,有峭壁千寻,碚礌⑦如铁;大枫数株,蓊以他树,森森冷绿,小楼痴对,便可十年面壁⑧.今僧寮佛阁,故意背之,其心何忍?是年,余归浙,闵老子、王月生送至矶,饮石壁下。 (选自《陶庵梦忆(二)》,有删改)
jí【注释】①湁潗(chì):形容水流湍急翻滚的样子。②捽(zhuó):抓住。③蹉(cuó):差错、失误。④吴头楚尾:前为吴国,后为楚地。此处指燕子矶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⑤潎洌:(piē liè),水流轻疾貌。⑥寻:古代的度量单位,一寻为八尺。⑦碚礌(bèi lěi):指坚硬的石头。⑧面壁:面对墙壁静思打坐。 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佁然不动 ______ ②以其境过清 ______ ..③余三过之山走矶上 ______ ______ ④缘..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阁旁僧院,有峭壁千寻,碚礌如铁。
小石潭和燕子矶的环境都比较幽静。柳宗元面对小石潭心情由① ______ 变为② ______ ,张岱面对燕子矶却充满了③ ______ 之情,从“④ ______ ”句子即可看出。 7.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浣溪沙①
第4页,共17页
⑤
⑥
④
①
②
【唐】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注释】①这首词创作于作者被贬官的颍州期间;②白发:指诗人自己;③六幺:琵琶名曲;④尊:同“樽”。 【材料二】
王安石《明妃曲》诗云:“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他是个喜欢做翻案文章的人,然而他的话是有道理的。美人的意态确是难画出的,东施以活人来效颦西施尚且失败,何况是画家调脂弄粉。那画不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古代诗人随手拈来的这两句诗,却使孔子以前的中国美人如同在我们眼面前。达•芬奇用了四年工夫画出蒙娜莉莎的美目巧笑,在该画初完成时,当也能给予我们同样新鲜生动的感受。 现在我却觉得我们古人这两句诗仍是千古如新,而油画受了时间的侵蚀,后人的补修,已只能令人在想象里追寻旧影了。我曾经坐在原画前默默领略了一小时,口里念着我们古人的诗句,觉得诗启发了画中意态,画给予诗以具体形象,诗画交辉,意境丰满,各不相下,各有千秋。 (节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有删改) 【材料三】
对于一个东方的写作人,只要桌有块纸,砚中余墨,便可乘兴涂抹一番。自从宋代的苏轼、米芾、文同等几位大文人挥手作画之后,文人们的亦诗亦画成了一种文化时尚。乃至元代,文人们在画坛集体登场,翻然一改唐宋数百年来院体派和纯画家的面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文人画风光奇妙的全新景观。
我对明人董其昌、莫是龙、孙继儒等关于文人画和“南北宗”的理论没有兴趣,我最关心的是究竟文人画给绘画带来什么?如果从表面看,可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笔墨情趣,技术效果,还有在院体派画家笔下绝对看不到的将文字大片大片写到画面上的形式感。但文人画的意义决不止于这些!进而再看,可能是文学手段的使用。比如象征、比喻、夸张、拟人。应该说,正是由于从文学那里借用了这些手段,才确立了中国画高超的追求“神似”的造型原则。但文人画的意义也不止于此! 文人画的意义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意境的追求。意境这两个字非常值得琢磨。依我看,境就是绘画所创造的可视的空间,意就是深刻的意味,也就是文学性。意境 --就是把深邃的文学的意味,放到可视的空间中去。意境二字,正是对绘画与文学相融合的高度概括。二是心灵的再现。由于写作人介入绘画,自然会对笔墨有了与文字一样的要求,就是自我的表现。所谓“喜气与兰,怒气与竹”,“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发胸中之逸气耳”,都表明了写作人要用绘画直接表达他们主观的情
第5页,共17页
②
③
④
感、心绪与性灵。于是个性化和心灵化便成了文人画的本质。
当然,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是只能写不能画的,还有一些东西是只能画不能写的。 (节选自冯骥才《绘画是文学的梦》,有删改) 阅读材料一,根据要求答题。
①赏析第三句中“绿杨楼外出秋千”一句的妙处。 ②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材料二,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
现在我却觉得我们古人这两句诗仍是千古如新,而油画受了时间的侵蚀,后人的补修,已只能令人在想象里追寻旧影了。 请概括材料三中文人画的意义有哪些。
以材料一为例,综合三则材料,说说绘画与文学的关系。 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8.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各题。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阅读这首词,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完成赏析。
(1)《蒹葭》主旨可以理解为整体象征,“______”的可望而不可即,“道阻且长”的困境和“______”的幻境,都是人生常有的境遇。(用原文填空) (2)诗中对暮秋景色的描写,渲染烘托出主人公______心情,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而结构上______形式,不仅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漫长,也渲染了主人公情感的绵长持久。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9. 大作文
生活中,文化无处不在。各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天南地北的风土人情、别有韵味的传统习俗、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别具匠心的文学艺术……不一而足。文化,点缀着我们的生活;文化,寄寓着我们的情思。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文化的理解,以“你也在这里”为题,写篇文章。
第6页,共17页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八、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10. 按要求修改下面的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 ________》。
回顾历史,您骄傲过、自豪过,您黯然过、愤怒过。①在宇宙无垠的岁月里,孕育了江水,也培育出了您的孩子。他们崇尚自由,爱好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他们含蓄而诚恳,勤俭而乐观。六十七年过去了,中华儿女励精图治,上下求索,明天终于又迎来了您的生日。看吧,如今的祖国,人民币国际化,天宫二号发射成功,经济飞速发展,科技硕果累累,教育日新月异,体育突飞猛进,这都表明了我们的综合实力。②此时此刻,我不知怎样来表达激动的心情?我发誓要刻苦学习,把满腔的爱国情化为报国力,献给祖国,献给妈妈。 谢谢大家!
请结合文意,为演讲稿补写题目,并说说这样拟写的理由。
第7页,共17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ABD.正确。
C.有误,其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内容分类是“风”“雅”“颂”。 故选:C。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名著。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2.【答案】B
【解析】A.有误,成分残缺,可将“由于”或“使得”删去; B.正确;
C.有误,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添加“的精神”;
D.有误,两面对一面,可将“能否”删去,或是在“养成”前添加“能否”。 故选:B。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3.【答案】【小题1】君子好逑
【小题2】微君之躬 【小题3】波撼岳阳城 【小题4】并怡然自乐 【小题5】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题6】树稍树枝树根根
第8页,共17页
【小题7】劝君更尽一杯酒,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解析】答案:
(1)君子好逑(重点字:逑) (2)微君之躬
(3)波撼岳阳城(重点字:撼) (4)并怡然自乐(重点字:怡) (5)皆若空游无所依 (6)树稍树枝树根根
(7)劝君更尽一杯酒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重点字:涯)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4.【答案】傅聪,波兰,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
【解析】本文是傅聪在波兰留学时,傅雷给儿子写信,告诉儿子父母对他的爱和关心,教导儿子在两代人相处中要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而且反省自己要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人厌烦,希望和儿子如朋友般相处融洽,表现了拳拳爱子之心。从文中“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教育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 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有大错”教育青年人尊重老人的意见。 答案:
傅聪;波兰;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
第9页,共17页
在阅读名著时要重点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5.【答案】【小题1】惊艳好奇
【小题2】失望纳闷 【小题3】平静恬淡 【小题4】 【小题5】 【小题6】
【解析】(1)惊艳好奇 失望纳闷 平静恬淡
(2)(1)老梨树迎来又一个妖娆的丰收季节。(2)“我”战胜困难赢得的一些收获。(意思对即可)
(3)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梨树的枝干比作蛟龙,树冠比作山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古梨树的高大与茂盛的长势,突出它的蓬勃生命力。 (4)古梨树今年结的梨子少,去年结的却很多。
(5)示例一。托物言志,借古梨树感悟出“当在生活里遭遇失败的时候,一定要鼓起勇气,重新出发,赢得胜利”的人生哲理。 示例二:对比,古梨树几百年间坚韧面对挫折与自己高考失败后的垂头丧气对比,突出古梨树的直面苦难的积极态度,突出本文主旨。
(6)慈爱有爱、善解人意、教导有方(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略 略
6.【答案】【小题1】静止不动的样子,因,代词,它,沿着,顺着
【小题2】略
【小题3】快乐,凄伤,喜爱,大枫数株,蓊以他树,森森冷绿,小楼痴对,便可十年面壁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第10页,共17页
①句意为:呆呆地一动不动。佁,静止不动的样子。 ②句意为: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以,因为。 ③句意为:我三次路过这里。之,代词,它。
④句意为:顺着山路,来到燕子矶的上面。缘,沿着,顺着。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词语:斗折,像北斗星一样曲折。见,看见。句意:(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重点词语:千寻,极高。如,好像。句意:观音阁旁边是僧院,有高达几千丈的峭壁,坚硬的大石头像铁块一样。
(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和分析文章主旨的能力。细读两则文本,然后正确翻译后可分析作答。甲文中作者看到小石潭中的水和游鱼,心中喜悦,但感受到潭上气氛,心中的忧伤又被触动,想到自己被贬的遭遇,心中就变得哀伤起来。从乙文中的“大枫数株,蓊以他树,森森冷绿,小楼痴对,便可十年面壁。”或“今僧寮佛阁,故意背之,其心何忍?”可以看出作者对燕子矶的喜爱之情。 答案:
(1)①静止不动的样子②因为③代词,它,代燕子矶④沿着,顺着 (2)①(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观音阁旁边是僧院,有高达几千丈的峭壁,坚硬的大石头像铁块一样。
(3)快乐;凄伤; 喜爱;“大枫数株,蓊以他树,森森冷绿,小楼痴对,便可十年面壁。”或“今僧寮佛阁,故意背之,其心何忍?” 译文: 甲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
第11页,共17页
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的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乙
燕子矶,我三次途中经过。水如沸腾状翻滚,划船的人到此处,都要快速抓住,牢牢的用铁钩挽住铁缆,像蚂蚁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奋力向前。从船篷的窗中看见岸边石头棱角分明,层层叠叠。在江边撑船,不禁令人产生恐怖之感。真不知道岸上有这样的境界。戊寅年到南京后,同吕吉一起出观音门,游揽燕子矶。才领略到这里简直就是人间仙境,佛祖圣地,路过时竟然错过了。登上大王殿,前面是吴国,后面是楚地,是诸侯用武之地,(可以想象)男子汉们,精神饱满,手中挥舞着剑戟的样子。顺着山路,来到燕子矶的上面,坐在亭子中,看江水轻快而迅速的飞奔,船快的像离弦的箭。转向南面,到观音阁,从悬索桥上过去。观音阁旁边的寺院附近,有高达几千丈的峭壁,堆积的大石头像铁一样坚硬;有几棵大枫树,耸立在草木繁盛的植被之中,幽暗凄冷的绿色;小楼痴痴相对,就这样面壁十年。如今僧人们的住所,佛堂却常常背对着(峭壁),怎么忍心呢?这一年,我回到浙江。闵老子、王月生送我到燕子矶这里,在石壁下狂饮(喝酒)! 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删”、“留”、“补”五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
7.【答案】【小题1】(1)①解题时,先理解词句的意思。词的上片意思是说:堤上踏
青赏春的人随着画船行走,春水碧波荡漾,不断击打着堤岸;天幕四垂,远远望去,水天相接。湖畔绿杨掩映的小楼中,传来笑语喧闹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由此可以看出前两句写景,第三句“绿杨楼外出秋千”,是写美景中人的活动。这个句子
第12页,共17页
中用得最为精妙的是“出”字。秋千不会自己摇动,它“出”于“绿杨楼外”则侧面表现出荡秋千者的快乐,渲染出一种欢愉的气氛。
②根据前一小题的理解,我们继续细读词的下片。下片意思是说:莫要笑话满头白发的老翁还头戴鲜花,我随着委婉动听的《六幺》琵琶曲调,频频交杯换盏。人生什么时候能像饮酒一样惬意轻松,不必太多愁苦!注释中指出,这首词创作于作者被贬官的颍州期间。将词义与作者的处境相结合,就可以很明显看出,这首词既表现了词人看到美景的愉快之情,又表现出他身处逆境的乐观豁达。借助于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明白,词人是借游人这乐,表达了自己与民同乐之情。
(2)根据句子前面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现在我却觉得我们古人这两句诗仍是千古如新”,道出了诗歌描绘出的意境,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油画受了时间的侵蚀,后人的补修,已只能令人在想象里追寻旧影了”指出绘画的不足,即会随着时间的侵蚀而变化,让人再给以领略绘画当初“新鲜生动的感受”。将这些意思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即可。
(3)此题很简单,根据题意定位到材料三。根据其中的“文人画的意义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意境的追求”“二是心灵的再现”即可得出答案。
(4)解答此题,第一步要仔细审题。就本题而言,首先需要从材料一中找出一个关于绘画和文学关系的具体例子,然后再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去梳理概括出绘画和文学这间的关系。材料一所给的宋词,上片描绘了词人眼前所见的美景美情,下片的前两句则是词人面对美景之时的自嘲,同时也抒发了词人被贬的淡淡忧伤。最后一句描写了此时此景此情是无法用画笔描画出来的,也表达了词人在美景美情面前的旷达心境。因此,结合材料一答出第一点:词的上片描写了明媚秀丽的春景和游人的欢愉,诗画交辉,笔画丰满;词的末句则抒发了词人被贬后的无限感慨,这种情感是画无法描绘的。材料二,通过王安石的《明妃曲》、东施效颦、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具体事例,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诗(文学)启发了画的意态,诗画交辉的诗画关系,但仍有一些东西是绘画所不能够达到的。材料三,通过对古代文人写作和绘画的关系,以及意义的论述,得出绘画是文学的梦想以及“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是只能写不能画的,还有一些东西是只能画不能写的”结论。综合以上分析,即可整合出本题的答案。 答案:
(1)①“出”字用得很妙,描写出秋千时隐时现的情景,并写出美景中人的活动,渲染了一种欢快热闹的气氛;
②通过词人春日泛舟的情景,写出了作者的愉快之情,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感。上片写春景和游人的笑声,其实也在写作者的愉快,下片写让丝竹繁奏、将酒杯频传,他
第13页,共17页
要与民同乐,同庆春的莅临。忘却贬官颍州的烦恼吧,他愿在春醪中沉醉,一如他的雅号:“醉翁”。
(2)诗的意境是千古如新,在画初完成时,当也能给予我们同样新鲜生动的感受,而画受到时间侵蚀后就有了局限性。 (3)一是意境的追求;二是心灵的再现。
(4)材料一诗歌通过描绘明媚秀丽的春景构成一幅春景图,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材料二指出诗启发了画中意态,画给予诗以具体形象,诗画交辉,意境丰满。材料三指出绘画与文学相融合。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本题是以“绘画与文学关系”为中心的材料阅读题。第一题,考查诗歌关键句的赏析与词人情感的分析能力;第二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第三题,考查材料信息的筛选与概括能力;第四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综合分析能力。 概括材料内容及提取材料主要信息答题要点:
①组合要点法。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语段中每层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 ②整体归纳法。提炼出所有信息,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加以概括。 ③进行推论法。寻找文段中的关键句子,综合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进行推论。 ④提取中心法。提取最能体现材料信息的中心句或关键语句。
⑤分层归并法。针对有两层或两层以上意思的文段,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把各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
⑥比较分析法。对相应材料进行比较分析而得出相应结论。
8.【答案】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重章叠唱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蒹葭》主旨含蓄,意境蒙眬。伊人飘忽不定,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之感。其实,如果把“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视作一种象征,它就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诗中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或许根本上就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觉。”这样,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
第14页,共17页
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心灵的回响,也就都可以从《蒹葭》蒙眬的意境中得到感应。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和艺术结构的分析能力。《蒹葭》叙写了在深秋的早晨,一位男子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真挚和执着,抒写了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之情。《蒹葭》以下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这种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具体到此诗,这种改动都是在韵脚上--首章“苍、霜、方、长、央”属阳部韵,次章“凄、唏、湄、跻、坻”属脂微合韵,三章“采、已、涣、右、浊”属之部韵--如此而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 答案:
(1)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写“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也可)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2)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 重章叠唱(句),回环往复,反复咏叹(写到1个即可)
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本道题考查学生的古诗阅读能力。《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鉴赏诗歌应善于联想、想象。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
9.【答案】【例文】
你也在这里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原来的原来,一直有那么一个人默默地站在我的背后,陪我走过那段阴郁的日子。才发现,那一刻,爱竟从未改变!
第15页,共17页
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题记
一直以来,母亲,我和你总是透着无尽的疏离,似有一层薄薄的纱把我们阻隔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里,无法逾越的是心灵的代沟……
印象中的你,总是那么的沉默寡言,默默地辛勤劳作着,平凡得近乎卑微。和你处在一起的时候,空气是压抑沉闷的,我总是和你无言以对,十分的尴尬。有一次,你为了打破这沉寂的气氛,你愣愣地傻笑,“囡囡回来了,我做饭去。”接着我听到一阵锅碗瓢勺敲打碰撞发出的声音。
似乎时间让我慢慢看清你,平凡的外表下,藏着一个不一样的你。还记得那是一段忧郁的日子!
风儿总是呼呼作响。夜晚,我跌跌撞撞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像是掉进了黑暗的冰窖里,全身都是冰冷一片,我被人生的挫折打败了,伤得体无完肤。
到家时,你看见我苍白的面容,愣了愣,啥都没说,转身进了厨房,我听见了你长长的叹息声……
狼狈的我躲进卧室痛哭。是的,怯懦的我被考试打败了!我哭得斯歇底里时,一阵咚咚的开门声之后,你端着一杯温热的牛奶走了进来,牛奶杯轻轻地放在了台桌上,你准备默默地离开。绝望如我,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是爱把我紧紧包围!才发现你一直都在背后默默关心我,支持我。可是我整日在厚厚的作业本筑起的迷雾围城中,迷失了自我,忽略了你,竟不知你用无言又无私的爱,爱我爱得如此深沉啊!我喊了一声“妈!”你顿住了脚步,我跑上前去深深地抱住了你,好久好久,终是无法放开…… 母亲,我知道人生之路必经风风雨雨,但我也会微笑着走下去!因为我的旅途永远不会孤单。
那一夜真的好美好美,华灯初上,慢慢地,我走进了你的世界,那一边的世界灯火阑珊……
后记:不管你曾经是否注意过它,它总在原地等待,那样的爱何等的伟大啊!当你疲倦了,垂头丧气之时,回过头来望一望,才发现原来它一直都在,爱竟从未改变。微微一笑,道一声:哦,原来你也在这里。真好!
【解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题目中的关键字是“也”,分析可知,我在这里,他在这里,然后突然发现,原来你也在这里。“这里”可以是一处具体的所在,也可以是某一种境界。比如,自己在诗歌的园地里畅游,猛然发现,原来,自己的好朋友也很热爱诗歌,也在阅读中。本文应表现一种遇到志同道合者的喜悦之情。
第16页,共17页
【文体选择】记叙文或抒情散文。
【思路点拨】文首以题记的形式点明题旨,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文中则写人记事,自己对某某的热爱,在其中感受到了无尽的欢乐,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原来你在诗歌的园地里获得了快乐展开故事情节,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微妙的表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目的要突出,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
这是一篇完整而又精彩的优美叙事文章,运用题记形式开头新颖别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情感真挚地描述了自己对母亲爱的醒悟理解,叙事条理,曲径通幽,卒章显志。
10.【答案】答案:
示例:歌唱祖国
理由:这篇演讲稿主要分为三部分:回顾祖国的历史,联系祖国的现在,展望自己对祖国未来的愿望。这三部分都是围绕着“祖国”,且“歌唱”是在歌颂祖国繁荣昌盛,祝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题目的能力。题目应概括演讲的内容,“回顾历史……勤俭而乐观”回顾了祖国的历史。“六十七年过去了……这都表明了我们的综合实力”写了如今祖国的崭新面貌。“此时此刻……献给妈妈”表明了自己的决心、愿望。由此可见,演讲围绕对祖国的热爱来写,可据此拟题,意思对即可。
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第17页,共1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