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代表国旗下讲话稿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那么,一系列问题来了----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文化?
世界文化“百花齐放”,学界对文化的定义也是“百家争鸣”。人类学鼻祖泰勒认为,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文化是大学的本质属性,作为中国大学校园中的一员,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应该具有文化味儿,更应该体现出文化自信。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主体性的确认、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所具有的文化优势的充分肯定,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和文化创造力的坚定信念。党的以来,站在时代发展与战略的高度,强调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文化自信列入“四个自信”之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
第三个问题,新形势下增强文化自信的意义何在?
首先,从民族层面看,文化自信首先是对中华民族的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其次,从国家层面看,一个国家的全面发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文化自信是汇聚中国力量的不竭源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心理基础。
再次,从学校层面看,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文化自信是“有文化“的内涵之一。
第四,从个人成长成才的层面看,“自信“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而文化自信代表着更深层次、更有内涵的成长、成熟,是高素质人才的”情商“体现。
最后,从意识形态层面看,文化自信根本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
第四个问题,大学生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力?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繁盛于当代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大学生要增强文化自信力,就需要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力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被称为“国粹”,中国有十大“国粹”名片,即书法、国画、京剧、武术、中医、古琴、棋艺、诗词、汉服、瓷器。中国的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这也正是我们学院的核心学科、基础专业。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尝试的国学班的培养目标更应该与这些“国粹”名片息息相关。向不同的对象传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广播电视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共同的、永远的使命。可是,当用以下几个简单的问题检视自己的能力时,你能给予肯定的回答吗?你爱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吗?你有欣赏中国书法的能力吗?你的普通话比英语说得更好吗?你能铿镪有力地诵读《满江红》《岳阳楼记》《念奴娇·赤壁怀古》吗?你能理解中国画、中国武术、中国围棋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吗?你能向外国人解读、传播中国这些文化精髓吗?你能向普通大众讲述中国发展的精彩故事吗?
可见,大学生要增强文化自信力,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广泛学习文化,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多元文化,进而锤炼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之心。
二是要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向不同的对象传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是要学会在继承的基础上为创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中华民族是有着5020xx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早自秦汉时期就进入了盛世,古代中国曾以世界上头号富强大国“独领风骚”达1520xx年之久。但当世界进入工业文明之后,西方列强的入侵使这个内部已现腐败的庞然大物轰然坍塌。是中国共产党经过90多年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呈现出灿烂的前景。只要我们坚定续接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其新的生机,我们一定能够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指日可待!
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