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基层党建促进党建凝聚力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坚持以“民心党建”工程为统领,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在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人才集聚、基础建设上精准发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保障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抓政治建设增强组织力。坚持把党的基层组织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脱贫攻坚、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一是加强思想教育。组建3800多个宣讲团(队),采取大宣传、大宣讲、大培训、大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20xx年,全市累计开展宣讲2万余场次,覆盖人群127.8万人次。同时,创新学习方式,依托铜仁市智慧党建一体化平台和铜仁组工微信公众号每日一学栏目,对党员学习进行积分管理,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二是团结动员群众。深入开展“两走进·两感恩”“七进”“六千两赛”等系列活动,把“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教育和“党的政策好、人居环境好、社会风气好、干群关系好”作为宣讲内容,使党的意志、党的声音、党的要求及时到达基层,转化为党员、群众的行动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把群众组织起来,最广泛、最有效地动员一切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同时,紧扣护民生、促脱贫,深入实施扶贫民生领域“蝇贪”整治三年行动,立案查处了一批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信任度。三是引领基层治理。扎实推进“民心党建+X”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以“民心党建”为统领,深化拓展组织体系建设、完善民主议事制度、健全法律服务机制等12条为“X”要素,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党的旗帜在每个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抓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把每个基层党组织都建成坚强战斗堡垒。一是深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新修订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党支部工作条例,明确“9+X”(9,即组织设置标准化、队伍建设标准化、工作职责标准化、党员管理标准化、组织生活标准化、活动阵地标准化、工作载体标准化、运行机制标准化、基本保障标准化;X,即特色党建品牌化。)村(社区)党组织创建标准,持续推进强基固本三年攻坚行动,定期对推进情况进行调研评估,集中命名一批市级示范基层党组织。截至目前,已打造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示范村58个,1550个村完成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是推动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扎实推进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通过实施常态化选优配强、多元化培训提能、制度化履职管理、人本化激励关怀、持续化投入保障等措施,构建“选优、育强、管好、厚爱、保障”培养链,着力锻造一支讲政治、有本领、重公道、有威信、带头发展、带领致富、带动和谐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截至目前,在现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有致富能手927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354人、复转军人82人、返乡创业农民工110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43人。三是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生力军”作用。按照第一书记必须是处科级干部或后备干部,驻村干部必须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编在岗工作骨干,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必须是处科级干部的标准,选派6564名驻村干部和1553名第一书记进驻贫困村和后进村党组织开展帮扶,同时,坚持严管与厚爱相合,督促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用心用情用力帮扶。
抓人才集聚增强战斗力。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柱,充分发挥人才的引领、带动、示范和促进作用,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一是建强“三农”工作队伍。扎实推进支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助力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把到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重要途径,遴选108名优秀年轻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选派319科级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拓宽基层和深度贫困村公务员招录渠道,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同时,制定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助推一区五地建设的若干意见》,将党委(党组)书记抓人才工作纳入党建述职内容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二是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持续开展“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扎实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强乡村能工巧匠、种田能手、农技服务人员和教育卫生、旅游文化等人才的培养,大力培育各类“土专家”“田秀才”。同时,组建10支产业扶贫督导组,组织80余名中级职称以上专家分赴10个区县,采取“送经验、送办法、送技术”等方式,帮助农村人才发展致富产业。三是回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印发《关于春节前后做好返乡农民工座谈走访工作的通知》,督促各级党组织通过召开返乡农民工代表座谈会、经验交流会、院坝会等形式,介绍中央、省、市脱贫攻坚政策、本地发展规划、农村产业革命重大机遇,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等,鼓励有想法、有干劲、有能力、有意向的返乡农民工,抓住家乡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就业创业的好形势、好前景,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带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抓基础建设增强保障力。坚持真心实意重视基层,真金白银投入基层,切实做到力量下沉、管理下沉、服务下沉,为基层党组织提供实实在在的保障。一是加大基层投入力度。认真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任期报酬+绩效报酬+养老保险”制度,全市村干部报酬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2339元、最高标准为3777.8元,对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中获得1次市级以上表彰或连续2次获得县级表彰的58名村干部,在任期内享受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对年度考核“优秀”等次的1702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年终绩效奖金在所在单位考核等次上浮10%比例给予奖励,进一步调动了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同时,整合财政资金和项目资金,全面落实乡镇、村“五小”工程(小食堂、小厕所、小澡堂、小图书室、小文体室)建设,切实营造安心、舒心的工作环境。二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助推精准脱贫的指导方案》,要求各地每年整合20xx万元项目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每村按50万元入股到经济组织,带动产业发展,并实行“6.5%的固定分红+经营收益分红”。同时,加大深度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的投入力度,在其它政策叠加的基础上,要求区(县)再按每村10万元的标准安排引导资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全市90.3%的村集体经济积累均超过5万元,其中:“双超村”(村集体经济积累超百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村)有26个。三是关心激励基层干部。深入贯彻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意见和脱贫攻坚一线关怀激励机制,加强对基层干部特别是战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干部的关怀激励,落实激励保障各项政策措施,拓宽晋升渠道,促进他们更好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20xx年,全市提拔重用一线干部783名,其中县级干部49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99名、乡镇和县直部门帮扶干部635名。拿出150个职位面向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等招录公务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