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普及家庭教育工作是一个”积德行善“的工作。我没想过什么大爱,只是喜欢、有点善良罢了。而“尊重生命,惠及子孙”是随着工作深入开展,才体会出的巨大价值。
我做了很多年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培训工作,今年初开始做家庭教育,有一些人不理解,尤其是合作伙伴,也有人觉得突然,当然更多人是支持。今天我就聊聊做家庭教育工作的因缘际会与初衷。
打动我的是曾过看一期亲子节目,嘉宾罗静说了一句话:“现在教,是为了有一天不教。”是的,所有的关系里面,绝大多数都指向亲近,而惟有父母与子女之间指向别离。为了孩子能独立面对世间风雨,父母惟有抓住有限的十几年,影响孩子,把人生经验分享给孩子。培养孩子乐观、自信、勇敢、想象力、创造力,孩子才能在逐渐分离的过程中独立、勇闯天涯,否则父母源源不断的恐惧与担心,也许让老年生活都不得安宁呢。
与朱老师结缘于2012年QQ空间的关注,后来参加父母课堂的沙龙。2014年开始学习心理学,2015年把咨询方向调整到亲子教育方面。作为启慧益家亲子咨询中心的学员,收获到的不仅仅是自己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很多观点的改变,方法上的矫正,而且还影响到先生对于孩子教育的关注与参与,这是我非常欣慰的。
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说:“教育孩子其实就是在改造自己,二者具有同步性。”育儿问题,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育儿问题,而是家庭系统的问题。父母与子女,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如果想要处理好家庭关系、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每个人都必须随着角色与年龄的变化相应的做出调整。关系是随着一纸婚书、一个孩子自然产生的,可是经营好关系,却无法靠着本能去进行。
随着接触家长与孩子的增多,让我见识到了不同类型的家庭亲子关系:权力型、依附型、妥协型、摇摆型。每种类型都是基于不同性格不同的互动模式形成。智慧父母毕竟是少数,父母强烈的焦虑、极端的控制、无底线的溺爱…….导致孩子所呈现出的行为问题、心理问题也是纷繁复杂。
幸运的是有些家长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开始有意识的做出努力去修复。当然,大多数觉醒的父母都是在孩子已经出现问题或者端倪时才悔悟。而不幸的是,依然有源源不断的新晋父母,还没有意识到对心理学、教育学的无知带给孩子的伤害。
一度,我朋友圈里出现了一些修行者的图片,有朋友笑我是不是有意出家。呵呵,对于俗世的热爱,我怎么会舍得抛弃这么有趣的人世间呢?只是,渐渐意识到人生是一场由外而内的修行,更加注重向内求索而已。
我以前不了解寺庙的钟声起到的作用是什么,现在似乎有一点明白。我愿意做那一个敲响父母心灵的俗世修行者,愿每个鲜活的小生命都能被珍视,都能被善待。勿要再以爱之名,荼毒我们的孩子。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有一首诗,叫《论孩子》,诗里说:
你们的孩子,从来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
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
却不属于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