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流万千条,为何偏偏用“南浦”来寓意离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7:4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15:46
这与中国文脉相承和地理环境有关。
中国的文学是来源于自然的文学。从我国早期的古典诗歌大量运用起兴这一手法便可看出,中国人喜欢借咏叹山水来抒发内心流动的情感。
在观赏自然山水的时候,其细腻敏锐的感思往往会被外物所感染、触动,从而兴起一种可以超越时空的咏叹。这就是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面写到的:"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同一片山水,不同时代的人可能产生相同的感受,于是便以歌咏之。久而久之,这片山水就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有了情感的蕴含,从一个具体的事物抽象成为后世文学创作里寄托某一情感的固定意象。"南浦"便是如此。
最早见于《河伯》,又因为南朝江淹《别赋》里的名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而广泛传播。其成为离别意象的时间,当据此时不远。
只有当"南浦"这一南方景色在北方文人作品中也开始固定的时候,才能说明这个离别意象真正的形成了。其背后必然有着一次南北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南北朝时期恰恰处于中国文脉的这一关键节点之上。
值得一问的是,相比较而言,"汉浦"、"澧浦"、"青枫浦"等地名似乎比"南浦"更有传说,其背后的故事也似乎更为美妙,南浦又是为什么能在众多"浦"中脱颖而出呢?
这还是要回归到中国文学是源于自然的文学这一观点上来。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决定了我国大部分的河流是自西向东流动的,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南岸受侵蚀较大,泥沙的淤积较少,更适合修建港口,停靠船只。
从这一点上来说,在水边送别当以南岸居多,所以"南浦"一词更具有写实感。而情感本身便是一种玄妙飘忽的东西,其抒发需要一种坚实的载体,其他"浦"的传说虽美,但毕竟也是无根之物,在寄托情感上反不如"南浦"来得实在,更有一种厚重感与具象性。
"南浦"内涵两千年来同样在流变,主要是描写对象的拓展和离别时间的后延。
"南浦"既然象征离别,最初的对象自然是"人",这里还包含具有人类社会特征的神、妖等"非自然人"。比如上文所讲过的屈原《河伯》和江淹《别赋》。
但离别不仅仅有人与人的离别,同样也会有人与故乡的离别、人与故国的离别、人与时光的离别、人与感情的离别等等,这就有了乡关遥渺之思、怀古伤今之悲、黍离麦秀之痛,所以"南浦"的内涵逐渐向这一方向蔓延是必然的。
写异乡羁旅,有"无端孤客最先闻,嘹呖乱帆南浦";
写韶华流逝,有"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写时光荏苒,有"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
《竹坡词》里《酹江月》用典来怀古伤今;
《芦川词》里借离情写故国伤怀。
而随着表达情感的丰富,"南浦"所蕴含的离别时间也从将离和告别延展到别后的孤独与念想。
《河伯》里的"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就是执手告别的将离场面;
江淹《别赋》里的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就是目送行人的告别过程。
送别只是一时的伤感,而别后的思念却是一个漫长的煎熬。于是南浦自然而然地也开始了描绘别后的孤凉。
故地思旧,文豪苏轼有句:"当年戏马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羁旅怀人,白石姜夔有句:"江淹又吟恨赋,记当时,送君南浦";
感时伤乱,诗圣杜甫有句:"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描写对象的拓展和离别时间的后延两种变化不是交替产生的,而是双线同时发展,这就让"南浦"这一意象变得更为鲜活与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