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白扁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8 03:5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3 13:17
中药材:白扁豆,常用中药之一,记载于《名医别录》,原名匾豆。其药材形态为豆科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扁豆的成熟干燥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摘荚果,剥出种子,晒干,拣净杂质。
扁豆的形态特征明显,一年生缠绕草本,茎淡紫色或淡绿色,*或疏被柔毛。三出复叶,小叶宽三角状卵形,边缘线状全缘,叶面被短柔毛,背面较少。总状花序腋生,花序轴较粗壮,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旗瓣广椭圆形,翼瓣斜椭圆形,龙骨瓣弯曲成直角。荚果镰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种子2-5颗,长8-13mm,宽6-9mm,厚4-7mm,种脐与种脊长而隆起,边缘有白色半月形种阜。
白扁豆的性状鉴别表现为椭圆形或扁卵圆形,表面黄白色、平滑,偶有黑色斑点,边缘有一条眉状隆起的白色种阜。种皮薄而略革质样,除去种皮后,内有黄白色肥厚的子叶两片,角质,坚硬。气无,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白扁豆富含淀粉,含有甲、乙、丙种维生素和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如对痢疾杆菌和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急性胃肠炎等有解毒作用。对免疫功能也有影响,能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白扁豆中含对人的红细胞非特异性植物凝集素,有抗胰蛋白酶活性,属于毒性成分之一。同时含有一种酶,有非竞争性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
炮制方式有白扁豆、炒白扁豆、扁豆仁,分别适用于不同用途。性味甘淡,微温至平,归脾、胃经。主要功能包括补脾胃、化暑湿、解毒。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等症状。
白扁豆的临床应用广泛,如用于解暑、健脾,治疗夏天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症状,以及慢性腹泻等。使用时,内服煎汤,剂量为10-15g;或生品捣研水绞汁;或入丸、散。外用时,适量捣敷。储存应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防止鼠食和虫蛀。
在处方中,白扁豆常与其他药材配合使用,如香薷饮(《局方》)中,与香薷、厚朴等药材配伍,用于治疗暑热头痛、恶寒烦躁、心腹疼痛、吐泻等症状。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3 13:17
中药材:白扁豆,常用中药之一,记载于《名医别录》,原名匾豆。其药材形态为豆科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扁豆的成熟干燥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摘荚果,剥出种子,晒干,拣净杂质。
扁豆的形态特征明显,一年生缠绕草本,茎淡紫色或淡绿色,*或疏被柔毛。三出复叶,小叶宽三角状卵形,边缘线状全缘,叶面被短柔毛,背面较少。总状花序腋生,花序轴较粗壮,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旗瓣广椭圆形,翼瓣斜椭圆形,龙骨瓣弯曲成直角。荚果镰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种子2-5颗,长8-13mm,宽6-9mm,厚4-7mm,种脐与种脊长而隆起,边缘有白色半月形种阜。
白扁豆的性状鉴别表现为椭圆形或扁卵圆形,表面黄白色、平滑,偶有黑色斑点,边缘有一条眉状隆起的白色种阜。种皮薄而略革质样,除去种皮后,内有黄白色肥厚的子叶两片,角质,坚硬。气无,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白扁豆富含淀粉,含有甲、乙、丙种维生素和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如对痢疾杆菌和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急性胃肠炎等有解毒作用。对免疫功能也有影响,能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白扁豆中含对人的红细胞非特异性植物凝集素,有抗胰蛋白酶活性,属于毒性成分之一。同时含有一种酶,有非竞争性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
炮制方式有白扁豆、炒白扁豆、扁豆仁,分别适用于不同用途。性味甘淡,微温至平,归脾、胃经。主要功能包括补脾胃、化暑湿、解毒。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等症状。
白扁豆的临床应用广泛,如用于解暑、健脾,治疗夏天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症状,以及慢性腹泻等。使用时,内服煎汤,剂量为10-15g;或生品捣研水绞汁;或入丸、散。外用时,适量捣敷。储存应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防止鼠食和虫蛀。
在处方中,白扁豆常与其他药材配合使用,如香薷饮(《局方》)中,与香薷、厚朴等药材配伍,用于治疗暑热头痛、恶寒烦躁、心腹疼痛、吐泻等症状。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3 13:17
中药材:白扁豆,常用中药之一,记载于《名医别录》,原名匾豆。其药材形态为豆科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扁豆的成熟干燥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摘荚果,剥出种子,晒干,拣净杂质。
扁豆的形态特征明显,一年生缠绕草本,茎淡紫色或淡绿色,*或疏被柔毛。三出复叶,小叶宽三角状卵形,边缘线状全缘,叶面被短柔毛,背面较少。总状花序腋生,花序轴较粗壮,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旗瓣广椭圆形,翼瓣斜椭圆形,龙骨瓣弯曲成直角。荚果镰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种子2-5颗,长8-13mm,宽6-9mm,厚4-7mm,种脐与种脊长而隆起,边缘有白色半月形种阜。
白扁豆的性状鉴别表现为椭圆形或扁卵圆形,表面黄白色、平滑,偶有黑色斑点,边缘有一条眉状隆起的白色种阜。种皮薄而略革质样,除去种皮后,内有黄白色肥厚的子叶两片,角质,坚硬。气无,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白扁豆富含淀粉,含有甲、乙、丙种维生素和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如对痢疾杆菌和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急性胃肠炎等有解毒作用。对免疫功能也有影响,能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白扁豆中含对人的红细胞非特异性植物凝集素,有抗胰蛋白酶活性,属于毒性成分之一。同时含有一种酶,有非竞争性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
炮制方式有白扁豆、炒白扁豆、扁豆仁,分别适用于不同用途。性味甘淡,微温至平,归脾、胃经。主要功能包括补脾胃、化暑湿、解毒。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等症状。
白扁豆的临床应用广泛,如用于解暑、健脾,治疗夏天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症状,以及慢性腹泻等。使用时,内服煎汤,剂量为10-15g;或生品捣研水绞汁;或入丸、散。外用时,适量捣敷。储存应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防止鼠食和虫蛀。
在处方中,白扁豆常与其他药材配合使用,如香薷饮(《局方》)中,与香薷、厚朴等药材配伍,用于治疗暑热头痛、恶寒烦躁、心腹疼痛、吐泻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