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济宁市第七中学挺膺担当开新局,奋楫笃行新征程

2024-09-11 来源:知网教育

济宁市第七中学于2013年建校,是一所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学校。济宁市第七中学通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在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育公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全面发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打造出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学生,成为济宁城区初中教育的又一张闪亮“名片”。自2023年以来,学校本着依法办学,以德立校,内涵发展,关注师生共同成长,建设“七彩校园”的办学目标,坚持“五育并举”,彰显了“一主两翼”的办学特色。

构建育人体系

助力学生成长

今年4月中旬,2024年任城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隆重开幕。开幕式上,济宁市第七中学400名学生以“华彩润耕,七心舞动”为主题,翻彩旗、跃身姿、激情飞扬,魅力绽放,成为运动会开幕式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直以来,济宁市第七中学秉承“智圆行方,尚善致美”的校训,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为核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通过文化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等途径,构建了全面的育人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学校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常态化组织开展德育主题活动,持续强化“活动育人”成效。同时,结合济宁地域特色,持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不断加深学生爱国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为祖国学习和建设、回报祖国的不竭动力。

为让心育工作更智能、更科学、更完善,今年学校举办了“济宁七中第三届心理健康月”,开展了“梦想点亮人生”“我的情绪我做主”“生命的绽放”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应对压力与挑战的心理韧性,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激发了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梦想的追求。

同时,学校不断强化校家社联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邀请家长进校园、进课堂常态化,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学习状况;定期组织召开家委会、家长会,聆听家长诉求和建议,协同育人、双向奔赴。同时,学校还邀请教育专家走进校园,为家长举行专题讲座,提供家庭教育的科学引导。

推动教学改革

提升教学品质

自2023年起,学校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核心任务,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强化教学管理,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坚持“建理想的学校,办幸福的教育”办学愿景,秉承“智圆行方 尚善致美”的校训,以精细管理促教学常规有效落实,以求真务实促教师团队高效发展,以立德树人促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围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以‘校本化’‘多样化’和‘立体化’的课程发展原则,结合‘智圆行方、尚善致美’的校训,围绕‘一主两翼’,坚持‘五育并举’,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弘·启’课程体系。”济宁市第七中学校长尹堂介绍。“弘·启”课程体系贯彻实践育人、综合育人的理念,充分发挥体验教育的显性功能,突出“课程·传承”双体系建设,以传统文化为养料,滋养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凝聚力,提升学生的生存、自理、合作、创造等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

同时,遵循“成就教师,发展学生,打造名校”的办学理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目标,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转变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为重点,逐步完善以导学提纲为载体的“启慧思维课堂”115教学模式,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坚实保障,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今年4月,济宁市第七中学被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确定为“济宁市第六批教育教学工作重点联系学校(教学研究共同体)”。

倡导精教细研

激活内生动力

学校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以研兴教,强化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引领课题研究规范化。学校定期组织召开教育科研工作会议,针对课题立项、开题、研究、结题全过程实现全方位、全覆盖指导,在保障课题研究扎实、顺利开展的同时,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自2023年以来,学校教科研工作成果显著,多位教师市、区级荣誉。

其中,教师时盼申报的案例入选济宁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典型案例;教师姚灵报送的《情境驱动下的小说阅读——〈骆驼祥子〉主题密室设计》课例,在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2024年济宁市中小学优秀阅读指导课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教师李莎申报的2024年度区社科规划研究项目《立德树人理念下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被任城区委宣传部、区社科联批准立项。

一年多来,学校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刻苦钻研,精通业务的优秀教师。在2024年任城区区级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济宁市第七中学共选派17人参加,其中11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其中,田位旭、王莉、李佳云三位教师以优异成绩获得参评市级优质课评选的资格;教师杜冰玉在济宁市第二届全市中小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初中组)中荣获一等奖。

同时,学校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教学研究的职能作用,持续开展“蓝青工程”,开设“名师讲堂”,让拜师带徒,互帮互学,齐头并进之风不断传扬,这不仅显著提升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也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落实安全责任

筑牢安全防线

学校不断完善安全保障制度,坚持将校园安全工作实绩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晋职晋级等挂钩,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一岗双责”意识,调动了全员重视安全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

学校积极邀请法治副校长、交警、派出所干警、消防员进校园开展法制讲座,并组织师生参加学校各种安全演练,安全教育讲座,广泛组织师生学习安全教育常识。同时,学校还强化师德师风学习,增强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使命担当。充分利用每周的升旗时间进行安全教育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班主任每周召开主题班会落实,实施“1530”安全教育模式。校领导定期谈话,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意识,明辨是非。学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疏散演练活动,以增强师生在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姬生辉 崔常松 通讯员 田位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