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父母:尊重选择,努力比获奖更重要
11岁练习射击,一年后就拿下全国亚军;边训练边学习,18岁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1岁参加东京奥运会,为中国代表队摘得首金……这几天,“00后”杨倩成为家长们眼中“别人家孩子”的典型代表。杨倩身上有着怎样的品质?她的优秀是如何炼成的?我们通过采访她的父母及教练,来挖掘她的成长密码。——编者
成熟冷静、临危不乱,扛得住压力,赛得出实力……杨倩成功的背后,和她成长的家庭环境密不可分。作为杨倩父亲杨利成的战友,得知杨倩为国争光的消息后,笔者发去祝福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冠军从小的家庭教育之路。
海警家庭的气质与传承
1990年,杨利成从宁波入伍,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边防总队海巡支队二大队海公321艇服兵役,直至1993年底退伍,在海警部队和笔者一样都是老兵。军人出身的父亲带给杨倩的,除了射击天赋,还有军人的沉稳品质。
2000年出生的杨倩,小学四年级时被少年体校教练一眼相中。当时,从未碰过枪械的她在试枪时,几乎枪枪命中十环,这让启蒙教练虞利华眼前一亮:这个小姑娘有颗“大心脏”。
2012年,仅经过一年训练的杨倩,就在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上获得亚军。2014年,13岁的她又在浙江省运动会上拿下三块金牌,并在射击女子气步枪40发比赛中打出399环的世界级成绩。2016年,品学兼优的她被清华大学附中射击队特招入队。2018年,杨倩参加高考,并顺利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就读……妥妥的“别人家的小孩”。其实,对于杨倩而言,也经历了艰难的磨炼。因为射击是一项极其考验心理素质的运动。“刚开始接触射击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也难以克服心理障碍,连续多场比赛都没能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杨倩说,这也给她带来了一定的心理阴影。但这个小姑娘沉着冷静,没有轻易被困难吓倒,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磨练,她慢慢地找到了感觉。
也正是这种淡定与沉稳的好心态,帮助初次亮相奥运赛场的杨倩获得了赛场上的惊天逆转:杨倩是以预赛第六名的成绩进入决赛的,在决赛的第一枪仅排名第五。当时,大家都为她能否冲击奖牌捏了把汗,但是第二枪她就上升到了第四,随后一步步紧追,并在最后一枪上绝杀翻盘,超越对手一举夺得冠军。
尊重孩子的选择并耐心陪伴
对于是否要把孩子送到体校,起初她的父母也是非常舍不得。毕竟,对于大多数父母而言,都愿意让孩子过上幸福稳定的生活。当时摆在杨倩父母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中规中矩,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升学、工作,过上四平八稳的人生;另一条有点冒险,因为选择体育,就需要全身心投入,更需要投入超过一般人的艰苦付出。
选择面前,年幼的杨倩,一直执着地想去上体校,并表示自己不怕吃苦。杨利成和爱人看到女儿的坚持,也尊重了她的选择,支持杨倩做她感兴趣的事。正是有着这样开明的父母,杨倩成长的每一步都走得特别踏实。无论面对大小赛事,杨倩都十分冷静,即便遇到比自己经验丰富的对手时,她也会将压力化作无形的动力。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杨倩也用在了学业之上。
一边读书一边训练,这是杨倩10年来的日常。她不仅在训练上非常刻苦,在学习上也非常用功。据杨倩高中时的班主任王娇娜介绍,每次文化课考试,杨倩都是最刻苦的一个,每天要学到很晚。尤其是高三下学期面临升学和训练的双重压力,在这难熬的半年里,杨倩奋战高考的同时还要马不停蹄地准备射击测试,难免会出现焦躁情绪。但作为父母,杨利成和爱人给予女儿无限的包容、耐心与支持,这也成为支撑杨倩再次坚定前行的动力。
杨利成介绍说,2019年,杨倩入选国家队,想要回学校上课只能和国家队请假,加之作为文科生的她刚刚入学就遇到了“微积分”这个难题,一度让赛场上无比自信的她感到困惑和挫败。但这种挫折也让孩子有了更大的收获。“毕竟以前在体校几乎将全部时间、精力都用在训练上。大学则开阔了视野,对射击项目有了更深的理解,将来无论是继续走专业射击道路还是尝试其他领域,大学的学习生活都会是最好的助力。”杨利成说。
如何能够在高手如云的国家队中脱颖而出,拿到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呢?杨倩过五关斩六将,在奥运会初选的三次比赛中,获得了一个第一名,一个第三名,一个第五名,最后凭着总分第一的好成绩,顺利进入到了东京奥运会在该项目中的8人集训队。
即使进入集训队,也不意味着百分百能够参加奥运会。顶着巨大的压力,杨倩发挥了超常水平,以非常稳定的成绩排在前列,还连续4次在选拔赛中夺冠。4月,国家气步枪射击队东京奥运会参赛名单正式公布,杨倩的名字毫无悬念出现。对此,杨倩十分自信:“奥运会席位是对自己几年来努力的最好回报,我将全力以赴做好准备。”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磨一剑的杨倩在东京奥运会上一战成名。站在领奖台上时,杨倩俏皮地做了一个比心的动作,一下子从沉静的“射击女神”变成可爱的“邻家女孩”,这种“反差萌”早已经让屏幕面前的父亲杨利成激动得喜上眉梢,而妈妈的眼角也早已湿润。“努力比获奖更重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杨倩父母用这句话诠释了他们对奥运精神的理解。